供职岗位被裁撤 企业支付赔偿金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阅读

——何某与J公司赔偿金纠纷案
来源:无锡中院  添加时间:2024年01月21日  阅读量:7

裁判要旨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指企业迁移、被兼并、资产转移等非自身所能预见和控制的情况。企业因实施经营战略对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作调整导致的岗位裁撤,是企业主观决定产生的结果,尚不构成“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

案情简介

  何某于2002年入职J公司,历任技术员、单轴机主管,后期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担任5S主管。2016年,公司董事会决定优化组织架构和生产流程。随后,公司对部门进行了调整,包括撤销5S主管岗位,同时通知何某将其转岗为生产部高级新品技术员。何某以年龄高与技能无法胜任为由拒绝转岗。公司遂与其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宜,双方未谈判成功。公司经报告工会后,通知何某解除劳动合同。随后,公司按照其工作年限发放了经济补偿金以及一个月的代通知金,并且为何某办理了退工手续。何某诉请:判令J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裁判结果

  J公司按照赔偿金的标准补足其已支付的经济补偿金的差额部分136131.36元。

法官评析

  用人单位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对组织架构、生产流程或者经营范围作出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劳动技能甚至工作岗位都会受到影响。但是,用人单位在作出涉及劳动者义务的措施时必须遵守劳动法的规定。“客观情况”是指发生不可抗力或诸如企业迁移、被兼并、企业资产转移等导致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因此,用人单位为主动适应市场变化裁撤岗位的,不能作为“客观情况”对待。本案中,何某原岗位裁撤,J公司既未提供何某多个转岗选择,也未提供何某培训机会使其重新适岗,因此被判付赔偿金。

  一审:锡山法院 赵玲洁

  二审:无锡中院 张亚静、顾 妍、陶志诚

版权所有:智学劳动法

联系方式:18994012488

苏ICP备17031269号-1

本页面访问量:

×
提交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