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中旬,上海泰泽服饰有限公司淮安分公司因经济形势变化和经营管理不善,公司停产,负责人下落不明。因该公司尚拖欠105名工人三个月工资未发放,为此公司工人曾集体到市、区有关政府部门信访,采取过激方式维权。
2011年10月28日,工人得知企业有可能要转移公司机器设备等固定财产,为此申请对淮安分公司的机器设备等资产进行诉前保全。淮阴区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立即审查,开启维权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及时作出准予财产保全的裁定。次日(星期六),该院小营法庭庭长带领法庭其他干警加班对淮安分公司的机器设备等资产进行清点、查封。11月9日,法院立案受理该批劳动争议诉讼案件后,小营法庭干警与开发区相关部门、派出所相关人员一同前往上海查找公司法定代表人,调查公司资产情况。经多方查找,联系到公司法定代表人,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确定于2011年11月28日开庭审理本案,同时开展调解工作。11月19日(星期六),从早上8时到晚上10时许,经过十四个小时连续不断的调解工作,在法庭主持下,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公司同意于2011年12月10日前支付拖欠的工资。法庭还想方设法、积极沟通,说服被告公司同意提前变现查封的财产。后法庭多方联系,寻找买家、积极变现,在一周内将被告淮安分公司全部机器设备变卖,并将所卖款项405000元全部汇入法院指定账户,比常规执行、估价、拍卖的程序缩短了6个月左右时间。2011年11月29日,在法庭主持下,被告公司提前支付了第一批起诉的89名工人工资27万余元。第二批起诉的有16名工人,拖欠的10万余元工资已于12月9日发放。
在审理过程中,淮阴区人民法院充分关注民生,突出调解优先,在法院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当事人终于达成调解,从诉讼立案,到第一批89名工人拿到工资仅用10天时间,及时高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得到了群众的赞许和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肯定,江苏电视台、淮安市电视台及区电视台及有关纸质媒体竞相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