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恶意欠薪,承担一倍加付赔偿金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阅读

来源:南通中院  添加时间:2024年01月20日  阅读量:6

基本案情

  陈某2008年到某公司上班,辞职后于2011年重新上班。2011年8月、2012年8月,公司与陈某两次签订劳动合同,约定陈某月工资2800元。2013年8月25日劳动合同到期后,未再续订劳动合同,陈某在公司继续工作至2014年5月,2014年7月,陈某向如皋市长江镇综合执法局投诉,要求公司立即支付欠发工资及补缴社会保险。同年8月16日,执法局向某公司发出限期改正指令书,责令其支付工资并依法申报、补缴员工各项保险,指令书于次日送达某公司,该公司不予理睬。后陈某两次向某公司发出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及赔偿金、经济补偿金、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等,某公司拒收。陈某向如皋市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仲裁后,陈某不服,向如皋法院提起诉讼。

裁判结果

  如皋法院经审理认为,某公司在2013年8月25日合同到期后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拖欠工资并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依然不支付,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如皋法院遂一审判决某公司支付自2013年9月25日至2014年5月未签订合同的双倍工资23043.68元;补发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的拖欠工资36400元;支付拖欠工资100%的加付赔偿金36400元及经济补偿金11200元。某公司不服提起上诉,南通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法官点评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按时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某单位作为用工主体,未能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及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严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该案在于通过加大惩罚力度,引导用人单位规范合法用工,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版权所有:智学劳动法

联系方式:18994012488

苏ICP备17031269号-1

本页面访问量:

×
提交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