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事先未通知工会被判赔偿

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阅读

来源:南通中院  添加时间:2024年01月20日  阅读量:32

基本案情

  2012年,唐某进入某生物公司工作;2014年,与公司续签劳动合同。后公司认为唐某存在上班迟到早退、鼓动其他员工消极怠工等行为,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于同年9月向唐某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唐某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向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赔偿金及加班工资。劳动仲裁委裁决公司支付唐某赔偿金及加班工资计19000元。裁决后,该公司不服,向法院起诉。启东法院经审理查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事先未通知工会。

裁判结果

  启东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司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唐某有迟到早退、鼓励其他员工消极怠工等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且公司负有在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前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并听取工会意见的义务。公司只提供了召开内部管理层干部会议的记录,不能证明其履行了事先通知工会的义务,违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属违法解除,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唐某支付赔偿金。启东法院一审判决某生物公司支付唐某赔偿金及欠付的加班工资。一审判决后,双方均未上诉。

法官点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并听取工会的意见。虽然是否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享有较大的决定权,但通知工会这一程序性义务对于劳动者免受不公正解雇具有重要意义。如未履行通知工会义务,即使解除理由正当、充分,也属于违法解除,须支付经济赔偿金。

  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大、涉及面广,事关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影响到千家万户的和谐幸福,尤其是涉及群体性的劳动争议案件,往往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处理难度大、影响范围广,如果案件处理不当,将引发极大的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审理好劳动争议案件,对于保障和促进个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今后,全市法院将进一步加强劳动者权益司法保护力度,延伸审判职能,走进企业,加大对劳动法及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法律意识;凡是起诉到法院要求保护合法权益的案件,只要符合立案条件的,做到优先立案,优先受理,充分运用诉讼程序规则及强制措施维护劳动者利益。同时,进一步充分发挥调解在解决劳动争议中的作用,把调解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首选,多做当事人的劝和、疏导工作,缓和双方的对立情绪,争取双方互谅互让,妥善解决纠纷,引导劳动关系双方依法建立和解除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关系健康有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